集装箱物流改革潮
我国目前为世界第一大大公路运输市场,第一根据2017年交通运输部的报告显示,中国公路物流货运量占到整体货运量的80%以上,货运整体周转量为610百亿吨公里,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人民币,其中集卡运输运费高达1500亿元,占据整个市场的3%。同时,随着物流市场装箱化进一步加深,集卡运输整体市场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然而,与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我国集卡运输行业的效率却十分低下:我国货车平均有效行驶里程300公里,而美国可以达到1000公里;空载率达到37%,与德国13%和美国10%的空载率形成鲜明对比;车辆停车配货的间隔时间平均长达72小时左右。行业传统的运输模式存在着主体的车队却过于分散,车队数量多,但单一车队运输规模很难达到货代的要求的问题。另外,由于集卡运输行业的特性,还存在着车队整体素质较低、管理无序、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和行业信用缺失、货运信息物流信息的不对称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货运行业信息透明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催生出了车货匹配需求。市场上车货匹配平台都在尝试解决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升集卡运输的服务质量。目前车货匹配市场按照线上线下区分为两类:
线上+线下模式:线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立服务节点,整合当地运力资源,建立可控的运力资源网络,形成一个“运力池”,以此为基础在线上提供车货匹配业务。这种模式思路的核心是整合车货资源,保证车货匹配平台上的车源信息的真实有效和统一服务规则,以此为基础进行车货匹配。
纯平台模式:最早期的纯平台模式是简单的货运信息发布网站,后续发展为通过研发系统整合货源和车源,打通线上线下,连接货主和运力,做无车承运人,而平台自身不参与物流的实际运营和管理,只是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传递、匹配和交易平台。
集卡运输高度集中于9大港口城市,相比货运全国各地都有需求而言,更容易整合和规范化各地的资源,并针对不同城市采取不同运营模式,避免“水土不服”的现象影响公司运营。自2014年至今,国内已出现200多家物车货匹配平台企业,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正在逐渐满足公路货运双方旺盛的物流需求和节省供需双方时间及成本、整合物流资源的要求,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目的。车货匹配平台将会不断发展,逐渐替代传统集卡行业运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