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物流的崛起是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
苏宁2018年也全面展开冷链仓布局。2月,苏宁建成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成都、沈阳、西安8个城市的冷链仓,5月,杭州、重庆、深圳、济南、武汉、合肥、福州7个冷链仓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6月,苏宁新增徐州、天津冷链仓。截至7月,苏宁物流全国冷链仓达到17座,全国覆盖范围达到173城。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打开,将有更多企业布局冷链物流,传统物流企业依旧竞争激烈,跨界的进入者则快速攻城略地,冷链市场呈现群雄逐鹿之势。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从2010年以来,冷链物流行业并购事件数量和金额,都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在2016年,并购出现了跨越式地增长,资金规模达到了52亿元,2017年,并购事件涉及金额超过80亿元。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洪涛指出,由于发展结构性不合理,沿海区域以及一线北上广城市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数量较多,西部中部地区资源较少。此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晚、基础薄弱、市场规模不大、行业集中度不高、专业化水平不高。“卖不了、运不出、储不行、成本高、亏损大”。
“高端生鲜农产品和药品的冷链发展相对较快,普通生鲜农产品冷链发展相对滞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由于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企业往往愿意在高端食品、高端药品方面进行冷链物流投入。而对于大部分社会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普通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调查显示,由于冷链系统不完善,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被浪费,我国冷链物流相较于普通物流的成本也要高出四至六成。
王晓平建议,应加大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要加快冷链设备的研发,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有数据显示,我国常温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为10%,冷链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仅有8%,而发达国家冷链的利润率高达20%-30%。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成为阻碍很多物流企业进入的门槛。”王晓平说。
“建议国家提供税收优惠,并建立和完善社会冷链基础设施体系,从而激励企业将更多食品、生鲜等纳入冷链物流中来,系统地提升全社会的冷链水平。”刘大成说。